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习近平宁夏行的人民情怀三| 远眺巍巍贺兰,总书记的心中,装着祖国一座座高山!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浏览次数:

(一)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是古诗中的贺兰山;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是课本中的六盘山。

六盘高耸,贺兰巍峨,一南一北,两座高山,俯视着宁夏大地,环护着塞上山川。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山是锦绣中华大地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可以说,大山养育了中国人民,也孕育了中华文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有一种深厚的“大山情”,在他心中,装着祖国的一座座高山。习近平心中的山,是造福子孙后代,使中华民族实现永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早在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就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爱山、护山,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时指出,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

2020年6月,习近平来到贺兰山脚下,分别考察了乡村生态观光园、葡萄种植园。在巍巍贺兰山的护佑和滔滔黄河水的滋润下,稻香鱼跃、美酒芬芳,塞上江南、名不虚传。在考察中,总书记看山看水、看田看园,也传递出他最为看重的事。

总书记远眺巍巍贺兰山,听取贺兰山生态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汇报。习近平指出,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巍峨耸立的贺兰山。资料图

对于宁夏生态保护的每个方面,习近平都有思考、有部署。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让贺兰山成为生态平衡的“守护山”。治理好黄河,能够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保护好贺兰山生态,使其能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贺兰山,千峰跌宕,万仞绝壁。由南至北,从毛土坑敖包渐走渐高,山势起伏,蜿蜒向北,划出一道优美的弧度,隆起彰显大青山的筋骨,飞扬蒸腾的血性,雄纠纠,气昂昂。

大山素有宁夏“父亲山”之名,用其伟岸的身躯挡住了强劲冷酷的凛冽北风,缓冲了西伯利亚的滚滚寒流,镇压了腾格里沙漠蔓延的黄沙,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成就了宁夏平原“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盛景。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岩羊。新华社发

曾经,常年过量开采和露天式开采作业,对贺兰山生态功能造成巨大破坏,其面临着发展不可持续的困难挑战。

靠山吃山,山真的会吃穷。

同心戮力整治父亲山,全区上下形成整治的排山倒海之势;国有大矿含泪炸掉了矿井,小规模盗采盗挖一个个被抓;山里还有上亿吨煤,够躺着吃几十年的,封堵矿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植树种草……

2017年,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所有煤炭、砂石等工矿企业关停退出,并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开采和建设项目审批停止。


贺兰山和黄河的生态发展曾面临严重的危机。资料图

在一时的经济增长与长远的生态发展两者间,宁夏果断选择了后者,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步伐愈走愈坚实。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实施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构筑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三山”生态安全屏障,形成体系完整、功能完善的绿色生态廊道。

青山含黛,碧水潺潺,生态就是这么神奇,只要你下狠心、出实招,来年就能见效。你看那嫩绿嫩绿的叶苗,倔强地覆盖了斑驳的伤痕,你看那清凌凌的流水,转眼间洗去丑陋的污渍。

不惮风霜苦与辛,惟信山川不负人。贺兰山巅,草繁林盛,高山、绿林、岩羊、飞鸟被自然之手神奇组合,告别过往的喧嚣,大山重归宁静,只闻风声与鸟鸣。

(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个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父亲山”的护佑下,“母亲河”的滋润下,“塞上江南”一派勃勃生机。资料图

山水之间,寄予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也寄托着百姓幸福感和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宁夏日报记者 陈郁)

分享:

上一条:习近平宁夏行的人民情怀四 | 黄河听涛,这条滔滔大河,总书记一直牵挂于心,思虑深远!

下一条:习近平宁夏行的人民情怀二 | 那年春天,一双大手握住一双满是老茧的手:我是来向你学习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