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社会实践展博
(一)
以青春践行初心使命
用奉献书写时代答卷
2025 年暑假,建院学子怀揣饱满热忱投身多样社会实践,以青春之力彰显建院风采与时代精神,在实践沃土上书写充满朝气与担当的青春篇章。
宁夏固原市古建筑营造技艺调查实践团队深入了解古建筑文化,体验古建筑魅力

为深入挖掘宁夏传统建筑文化底蕴,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号召,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宁夏固原市古建筑营造技艺调查实践团队赴固原市开展古建筑营造技艺调查与传承实践活动。
团队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研、人物访谈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系统探究固原市古建筑遗存、营造技艺及其当代传承状况。先后走进固原博物馆、东岳山古建筑群、固原城隍庙、南河滩财神楼等重要文化地标,通过现场观摩、测绘记录与游客问卷调查,多维度梳理古建筑的历史脉络与深厚文化价值。实践队专访了自治区级非遗“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振仁,参观其陈列的传统工具、构件草图及实物标本,并在指导下动手制作简易榫卯结构,切身感受传统建筑的精巧技艺与工匠精神,为深入研究技艺传承现状奠定了扎实基础。
此次实践深耕宁夏传统建筑文化沃土,以古建遗存与非遗技艺为滋养,引导学院青年汲取文化力量,自觉肩负传承使命,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坚定传承者、传播者与创新实践者,让古老智慧在青春中焕发新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动力。
中卫黑山峡水利枢纽河小川志愿服务队
匠心铸水・智探峡湾

为深入了解黄河流域治理现状,积极响应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市政与水利学院“河小川志愿服务队”前往宁夏中卫市,开展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调研与黄河保护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力守护母亲河。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专业研学与志愿服务结合,系统掌握工程建设意义及黄河治理需求。其间,队员先后实地观摩沙坡头水利枢纽发电厂房、冲沙闸等水工建筑,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体对应;探访下河沿水文站,学习测验断面布设及水文测报技术,直观认识水利监测的精密性;深入黑山峡水利枢纽坝趾处,实地了解该工程在防洪防凌、水资源调配等方面的战略价值。此外,实践团队还开展黄河岸边垃圾清理志愿服务,走访北长滩村等沿岸村落,与农户交流以体察民情,明晰水利工程与群众生活的关联。
此次实践扎根黄河水利治理实践沃土,以重大工程与生态保护需求为养分,引导水利学子将专业理论融入工程实际,深化专业认知,激发社会责任感。同学们立志以实践为基,成长为黄河保护的践行者、水利精神的传承者,让青春力量守护母亲河安澜,为流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社区精细化治理与青年实践赋能实践队
彩虹青治力 社区治理谱新篇

为响应产教融合育人理念,助力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工程管理学院社区精细化治理与青年实践赋能实践队深入银川市金凤区彩虹湾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以青春力量为社区发展注入活力。
活动期间,团队紧扣社区需求,实施系列务实举措:在居民自治建设方面,团队主导“社区议事厅”活动,组织居民围绕停车管理、宠物饲养等热点议题开展民主协商,最终共同拟定《居民公约(草案)》。同时,精心策划“代际共学课堂”“社区记忆展”等文化活动,为独居老人提供血压测量、事务代办等关爱服务并建立 “一对一” 联系卡。在数字化治理探索方面,实践团队系统梳理治理过程中的数字化痛点,形成《社区数字化治理需求报告》;优化物业服务平台,试开发“意见直通车”小程序,以便利居民快速反馈问题。
此次实践精准填补了社区服务的薄弱环节,同时推动实践队员将专业理论深度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深化了校社联动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了青年实践力量与社区发展需求的双向赋能,为基层治理创新书写了生动鲜活的青春篇章。
来源:团委